20歲以前,感情是自由行。30+的感情是團旅。

志倫與曉夢認識了十幾年,從一開始的線上遊戲,兩人練功聊到深夜。到後來online game社團約出去吃飯聊天,兩人沒有對話就認出彼此的好默契。兩人後來確實是交往了,但是十幾年的光陰,兩人也從大學生變成研究生,到現在都已經是出社會四、五年的職場老鳥了。「生活嘛!就是很磨人的,我們其實也很關懷對方,有聊不完的話。只是,她的人生目標和我有點不一樣。」

志倫口中的曉夢,已經從研究所畢業,在職場橫衝直撞四、五年,靠著不斷跳槽和廣結善緣,在業界也已經有了能和前輩媲美的資歷。志倫的人生則是相對穩定的發展,雖然不是公務員的朝九晚五生活,每天的生活卻都是規律、無波瀾,很可以預測的。

因為對方想要的生活是希望志倫更加積極、更加上進,為此,志倫可能要犧牲掉自己的假日和下班的時候,多接一些案子、寫一點程式碼,或是更積極的開發新商機。就是因為這樣,兩人交往了十幾年,現在卡在一個到底下一步要怎麼走的階段——分開也不是,距離結婚好像也差了一小段。

「基本上,曉夢就是希望我和她變成同一種人。但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,覺得很累。很多事情,如果可以順其自然,不是很好嗎?」志倫談到接下來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時,說到「其實沒有特別的類型,只是覺得如果這種上進的類型已經交往過了,但是自己感覺很辛苦。要不要換一種類型的人交往看看,「就安靜啊,體貼、被動的那種女生?對生活和職場可能不會太有想法的那種人?」志倫自己講了講,又搖搖頭說「但和曉夢都交往了這麼久,怎麼可能輕易放下?」

志倫的故事,和很多人20幾歲認識的情侶們很相似。

該不該繼續?要不要放下?我們真的適合嗎?和新的人交往就會更好嗎?

20幾歲的階段,大多數人都在自由行的狀態。20多歲,對未來的想像還無限遼闊,未來要做什麼?要不要出國深造?要不要企業實習?就因為是自由行的狀態,談起感情來,也比較像是在嘗試各種生活的模式,嘗試和不同個性的人交往會產生的化學反應,嘗試自己在不同對象面前會有什麼不同的展現?自然不會覺得,和這個交往的對象要走到什麼地步?要發展到哪裡?連未來10年後,自己在哪都不能保障,身邊的人會不會是同一個又怎麼敢說呢?

30+以後,自己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已經固定下來。尋找對象的方法,如果再用20幾歲的自由行模式,很容易會讓自己身陷困境。要不就是當事人自己要改變,去適應對方。再不然,就是期盼對方改變來適應自己。雙方都不改變、改變不能達到預期,就有更多爭執產生。

其實30以後,用團旅的方式來談戀愛,可能更讓人覺得輕鬆。團旅知道每一站的目的地,細到甚至每一餐吃什麼都已經有所規劃。套用在感情裡,目的地就是結婚、不婚、要不要小孩這種終極討論,而每一餐吃什麼,就有點像是從每個相處的情境中,去檢核、討論對方在工作、用錢或教育的價值觀和自己的是不是一致?這樣做起感情的選擇來,會輕鬆很多。

兩種方式,各有各的好。只是時間點不一樣,個體成熟度不一樣,一個人內在的需求也不一樣。20幾歲的自由行,是在探索自己適合什麼、想要什麼、最不能忍受什麼的過程。30幾歲的團旅,是在檢核這段感情自己願不願意下個承諾和對方走一輩子?用什麼方式可以走一輩子?

艾彼認為,志倫正在從20歲自由行談戀愛的觀點,轉變成30+以後的團旅觀點來檢視感情。我不覺得他是騎驢找馬,反而覺得這是對自己要做出成熟選擇前的負責任態度。

你的感情正在哪個階段?能順利進行轉換嗎?

 

交友・脫魯趁現在

快來!加入約會專家~談個戀愛!

點擊表示同意個資聲明隱私政策

分享給大家:
優質限定!
快速LINE約會